一种存在了上百年的卡片,竟意外得到人们的关注,并持续火爆,有增无减。其中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球星卡竟然一张就要1200万,要知道,这曾经可是作为赠品免费赠送的。
据《央视财经》报道,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,人们不得不宅在家里,无法参加体育活动的球迷们将目光投向了球星卡。
球星卡是美国特有的一种收藏品,待在家中闲来无事的人们开始整理老版卡片,当这些卡片被展示在社交网络上时,稀有的物品就使人们更热衷于转手买卖和收藏。一些卡片被炒出天价,例如扬尼斯·阿尔托昆博(美职篮球星)的一张球星卡,市价折合人民币约1200万元。
球星卡不仅使得球迷疯狂,还已经吸引了资本的注意,大量投资者涌入这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市场,当中还包括一些大牌球星。据数据显示,一家在线交易球星卡的平台已成功融资4000万美元,已经有公司推出了关于球星卡股票的概念。
相信看到这里许多人一定很难理解,一张小小的纸质卡片到底有什么魔力,能炒到一线城市的一套房价?
这得从美国特殊的体育文化讲起,体育在美国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所以也是最受欢迎的业余活动。他们追崇在体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例如团体精神、公正、纪律和耐久性等美德。所以美国人不仅喜欢从事体育活动,还喜欢观看体育比赛,棒球、篮球、美式橄榄球和冰球等球类项目最受欢迎,因此他们对于顶尖体育明星的追捧是近乎疯狂的。球星卡上记录了这些球星的高光时刻,于球迷而言非常有纪念意义。
而自疫情爆发以来,美国甚至整个欧美市场的体育事业受到极大影响,很多人没有办法亲临现场观看体育赛事,甚至一些体育赛事都无法举行。某种程度上来说,球星卡在这种境遇下就成了球迷们的精神寄托。球迷们对球星的追逐也就渐渐放到了球星卡之上。一些稀有的卡片就因此被炒出如此天价。
一张球星卡的制作成本非常低,不超过1美元。而据业内人士称,现在一张普通卡片的价格花费在10至115美元之间,如此低廉的成本背和高价流通背后,隐藏着泡沫经济的隐患。
要知道的是,稀缺性也是由球星卡制造商造成的。制造商将球星卡进行分类,球衣签名卡稀有度最高,内含球衣卡和球星亲笔签名,因此收藏价值也最高。就和在国内风靡的“盲盒”一样,球星卡也只有在购买完成开封后,才能知道买到的是什么卡。这种盲盒心理无非就是就利用消费者的好奇心理和赌徒心理。想要获得心仪的卡片,就得投入更高的成本,买得多获得的概率就大。但是往往由于运气。可能即使买得再多,也不一定能买到想要的那张的卡片。因此,网络拍卖的形式便应运而生。
甚至一些投资者,已经在尚面开始了文章。他们联合卡片制造商,制造出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纪念卡片,甚至有人提出了球星卡概念的股票。可能你买不起一张顶级球星的限量卡片,但是你只要花上一点钱,便能拥有他球星卡的股份。
疫情促使人们热衷于购买球星卡来寄托情感,很有可能在疫情过后,这种热情就会逐渐消散了。资本家们利用球迷们的情怀打感情牌,实则只为了赚取暴利。如果参与其中,并没有多少情感因素,而只是被眼前的暴利吸引,那么在这阵热潮过去之后,可能将会血本无归。